袁崇焕被凌迟百姓吃肉的史料_袁崇焕被凌迟3000多刀才死 崇祯后悔杀袁崇焕吗

发布时间:2018-05-07 点击:

  历史上袁崇焕之死的惨状简直是触目惊心,据说袁崇焕3000多刀才死。关于袁崇焕的评价,也是毁誉参半,有人对他恨之入骨,也有人对他赞不绝口。那么袁崇焕到底是不是民族英雄,崇祯杀袁崇焕后后悔了吗?下面男人世界网的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!

  袁崇焕剧照

  袁崇焕为什么被处死?

  袁崇焕是明朝的一位名人,不论是他抗击清军的功绩,还是受到了明朝末代皇帝崇祯的不信任,最终被处以死刑,被百姓分食而亡,悲惨至极。那么,袁崇焕为什么会受到这种酷刑呢?

  袁崇焕生于1584年,在其三十四岁的时候,成为了一名进士。并且通过毛遂自荐的形式,在边关任职。之后又受到了孙承宗的赏识,十分器重袁崇焕,从而派袁崇焕镇守宁远。

  袁崇焕在镇守宁远的时候,多次击退进犯的清军,取得许多的胜利,例如宁远大捷、宁锦大捷等等,受到将士与宁远百姓的拥戴。但是,袁崇焕虽然敌得过敌军将士,但是却敌不过官场内斗。在明朝朝廷之中,宦官魏忠贤当道,朝堂混乱,袁崇焕也因为不得魏忠贤的喜爱,从而被逼辞官,回乡农耕。

  在明思宗朱由检上位后,便重新启用袁崇焕,而袁崇焕为了报答明思宗朱由检的恩情,对明思宗朱由检许下承诺,说要在五年后收复已经失去的辽境。一开始袁崇焕将努尔哈赤的军队打的落花流水,接连取得胜利,眼看五年收复辽境指日可待,而努尔哈赤死后,皇太极上位,战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

  历史上袁崇焕之死的惨状简直是触目惊心,据说袁崇焕3000多刀才死。关于袁崇焕的评价,也是毁誉参半,有人对他恨之入骨,也有人对他赞不绝口。那么袁崇焕到底是不是民族英雄,崇祯杀袁崇焕后后悔了吗?下面男人世界网的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!

  袁崇焕剧照

  袁崇焕为什么被处死?

  袁崇焕是明朝的一位名人,不论是他抗击清军的功绩,还是受到了明朝末代皇帝崇祯的不信任,最终被处以死刑,被百姓分食而亡,悲惨至极。那么,袁崇焕为什么会受到这种酷刑呢?

  袁崇焕生于1584年,在其三十四岁的时候,成为了一名进士。并且通过毛遂自荐的形式,在边关任职。之后又受到了孙承宗的赏识,十分器重袁崇焕,从而派袁崇焕镇守宁远。

  袁崇焕在镇守宁远的时候,多次击退进犯的清军,取得许多的胜利,例如宁远大捷、宁锦大捷等等,受到将士与宁远百姓的拥戴。但是,袁崇焕虽然敌得过敌军将士,但是却敌不过官场内斗。在明朝朝廷之中,宦官魏忠贤当道,朝堂混乱,袁崇焕也因为不得魏忠贤的喜爱,从而被逼辞官,回乡农耕。

  在明思宗朱由检上位后,便重新启用袁崇焕,而袁崇焕为了报答明思宗朱由检的恩情,对明思宗朱由检许下承诺,说要在五年后收复已经失去的辽境。一开始袁崇焕将努尔哈赤的军队打的落花流水,接连取得胜利,眼看五年收复辽境指日可待,而努尔哈赤死后,皇太极上位,战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

  皇太极改变了战争的打法,让袁崇焕的军队疲于奔波,从而使得袁崇焕五年收复辽境的承诺无法兑现。皇太极还在明朝朝廷之内使用反间计,使明思宗朱由检对袁崇焕失去信任,最终让明思宗朱由检以叛国罪处死了袁崇焕。

  崇祯皇帝剧照

  崇祯皇帝杀袁崇焕后悔吗

  崇祯皇帝朱由检即位后袁崇焕得以重新启用,于崇祯二年,即公元1629年率兵击退皇太极,解了京都之围后,皇太极实施“反间计”,袁崇焕被崇祯皇帝以通敌叛国罪处以凌迟。《剑桥中国明代史》称:崇祯皇帝“相信了谣言,于1630年9月22日在北京杀了他最有才能的将领袁崇焕。”

  纵观数千年的中国古代史,一代名臣袁崇焕是最值得尊敬和宣扬的战神。他以其文官出身,却雄才大略,豪情激荡,胸藏十万甲兵,曾率兵打得满清八旗闻风丧胆,大败而逃。清太祖努尔哈赤就说过:“朕用兵以来,未有抗颜行者。袁崇焕何人,乃能尔耶!”后来乾隆皇帝也感慨万千:“袁崇焕督师蓟辽,虽与我朝为难,但尚能忠于所事,彼时主暗政昏,不能罄其忱悃,以致身罹重辟,深可悯恻。”

  当时,明朝军队外出作战,向来是太监担任监军随行,基本上讲就是天天在一帮阉党的裤裆下面钻来钻去,凡事都要唯太监马首是瞻,要“早请示、晚汇报”,否则动辄就是上纲上线扣帽子杀头贬官,而崇祯皇帝尤其多疑,喜好刚愎自用,满朝的文武大臣不是杀就是贬,没有一个能顺眼的人,朝中重臣换了一波又一波,以致朝野上下人人自危、无人敢言,崇祯皇帝一生中只相信的就是身边的一帮内待太监,如果没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决死报国的毅力,袁崇焕绝对坚持不到第二天日出,只能是有头睡觉、没头起床。

  袁崇焕投笔从戎之时,已是内忧外患之世,明朝的社会矛盾空前激化,千疮百孔。他以其文弱之身,上事自用之昏主,朝野又遍布奸党压制清流,居然能在乱世上崛起,投笔从军而重整山河,收关外流民,铸金城汤池,整老弱之师,引进十三门佛朗机巨炮,这是历史上少有的果敢从国外引入新式武器,将努尔哈赤于打成重伤,致其不久伤重不治而亡。其子皇太极十年徘徊于关外不前,无可奈何徒感叹。数十年间,袁崇焕纵横辽东,无人能敌。以明之积弱,与汉唐之强盛相比,袁崇焕能有如此功绩,远非卫青、霍去病等人可比。

  袁崇焕画像

  在督师蓟辽的烽烟岁月里,袁崇焕让努尔哈赤辛苦一辈子积攒起来的军事家底,几乎全部拼光了。实际上传到皇太极手中的,已经是个烂摊子,重新白手起家的皇太极无奈,最终选择了重用汉奸范文程等文官,于是就有了硬的不成软的来的奸诈谋划,就有了历史上屡试不爽的“反间计”的再度出现。

  面对满清的“反间计”,一生多疑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刚愎自用,自毁长城、自废武功,将袁崇焕凌迟处死。自袁崇焕死后,山海关内再无人能堪此大任,终致大明王朝的万里河山落入满清八旗的铁蹄的蹂躏之下。只要汉奸范文程阵前一句话:你们只要看看袁崇焕是何等下场?便致使诸明军大将旗下称臣,倾刻间三军俯首。

  公元1644年,清军大举入关,华夏山河再遭涂炭,扬州十日,嘉定三屠,尸横遍野,血流成河,没有人记得袁崇焕曾督师蓟辽的千古功绩。直到清帝入关三世后,乾隆皇帝再度翻开明史,感慨其报国之忠、功业之伟、身世之悲,遂公开其中内幕。世人方知袁崇焕乃华夏民族真英雄也!

  崇祯皇帝剧照

  明朝法度严明,有“轻其轻罪、重其重罪”一说。比如“凌迟”一刑。古之法度,凌迟有割36刀和割360刀两种,多以简单取割36刀结果性命,即36个洞之说。而要割360刀,则需要用渔网将人网住,取刀一片片的将从渔网鼓出来的人肉割去,直至割360刀人断气为止。而割在袁崇焕身上的是3543刀,创造了大明刑律的纪录,可谓是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。就在被凌迟的前一年,皇太极十万大军包围北京,袁崇焕率兵从山海关挥师星夜驰援,在广渠门外以九千士兵力敌皇太极十万大军,解了北京之围。

  据有关史料记载:袁崇焕被押解到法场路上,刽子手就一刀一刀的割下其肉,沿途百姓极痛恨辽东靼子,而更恨汉奸行径,于是有钱的捧钱场,富户们大把扔钱向刽子手行贿,竞价争买崇焕之肉“生”食之,没钱的捧人场,穷人们争相从刽子手手中抢来袁崇焕之肉生食之,一块肉往往又被争抢撕扯成数块,整个场面直比一场“人肉大拍卖”。至法场时,袁崇焕已经“皮骨已尽”,但“心肺之间叫声不绝,半日而止”。对于那些不明真相的人,这是怎样一种痛恨。对于袁崇焕,这又是怎样一种悲哀。后来,崇祯命将其首传视九边,即长城上的九个边防关口,以此震慑边将,以儆效尤。

  皇帝天威慑人,民间人言可畏。按照正常的逻辑,袁崇焕最后是不可能有人收尸的,因为没人敢,也没人肯。可历史偏偏告诉人们,这样的人却是有的。正是因为他的壮举,让今天的人们相信了袁崇焕的惊天冤屈。他收了袁崇焕的尸,葬了袁崇焕的骨,修了袁崇焕的墓,还用后半生一直为袁崇焕守墓。临终之时,他又告诫子孙,要世世代代为袁将军守墓。佘姓的后人记住并遵守了这个诺言,这墓一守,就是三百年、就是十七代,一直守到今天。袁崇焕的衣冠墓而今已隐没于市井小巷之内,墓前冷落车马稀,很少有人知道。

  袁崇焕之死惨状

  央视曾经报道过今天这一代的守墓人,那是一个40多岁的中年妇女,名叫佘幼芝。她至今仍坚持不懈地每天为袁崇焕扫墓敬香。那种情景,让人感慨,催人泪下。这种大义,在如今大多数人的印象里似乎只应该存在于故事和传说。那个为袁崇焕收尸的佘姓义士,则告诉人们道义绝不只是存在于虚构中。

  在明末那个社会动荡的年代中,在那个内忧外患的岁月里,袁崇焕一介区区的辽远边将,以其孤弱之躯,为国家安宁和百姓福祉而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;终身立志报国忠君却横遭血冤,惨遭凌迟。正是这位华夏民族的英雄,使得他的死对头的后代,清朝皇帝乾隆在看到其史实后,也不禁为之感慨,最终下旨为其平反,这段尘封百年的历史才得以重见天日,一幕千古冤案才得以昭雪平反。

袁崇焕被凌迟百姓吃肉的史料_袁崇焕被凌迟3000多刀才死 崇祯后悔杀袁崇焕吗

http://m.bbcybsl.cn/lishi/1086.html

精彩图片

热门精选